top of page

臺灣的教育環境還是很制式,但 LFT 讓我看到不同的可能性

作家相片: Lead For TaiwanLead For Taiwan

已更新:5天前

張揚 / 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大三/ 2024 未來社會與領導力培訓營學員



「一開始並沒有特別了解 LFT,單純是網路上看到活動資訊,覺得有趣就報名了。」

對於張揚來說,他一直是一個喜歡嘗試新事物、樂於適應新環境的人,這次參與 LFT 的契機也是一場無心插柳的決定。然而,營隊四天的體驗,卻讓他對批判性思考與議題探討有了全新的認識,也改變了他對自己未來的想法。


「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能夠適應不同環境的人,不會固守在熟悉的圈子裡。」張揚說,他並非對居住正義議題特別了解,但因為看到朋友分享活動資訊,又覺得思辨教育這個詞很吸引人,便決定給自己一個新的挑戰。

「當時的想法很單純,反正還年輕,抓住青春的尾巴,多體驗一些不一樣的事。」


然而,當他真正投入營隊活動後,他才發現 LFT 的課程設計與一般學校教育的差異。「在學校裡,我們的公民課通常只是點到為止,很少有機會真的去操作或討論議題。

LFT 不一樣,它讓我們透過實際體驗去理解問題,讓我們在互動與遊戲中學習,這是我以前從未經歷過的方式。」

從遊戲到聆聽抗爭故事,感受社會問題的真實性


「營隊的課程設計真的很有趣!」張揚回憶,當時的課程內容並非單純的理論學習,而是透過遊戲與互動來激發思考。「我們玩了結合居住正義議題的『地產大亨』,這不只是個遊戲,而是讓我們實際體會房價、租屋市場的運作邏輯,甚至可以用遊戲模擬現實中的困境。」


最讓張揚印象深刻的,LFT 講師們分享他們去採訪居住正義領導協會的成員,聆聽他們的抗爭故事,像是 80 年代的無殼蝸牛運動,以及當時東區躺平抗議的經過。」透過這些訪談,他第一次真正理解到,

房價問題不只是數字與市場運作,而是牽涉到許多人的生活與權益。

「以前我可能只會覺得房價貴很正常,但當我聽到這些抗爭者的故事,才意識到這是一個深層的社會問題,並不是單純的市場供需就能解決的。」



學習傾聽與表達自己


「除了議題探討,這個營隊還讓我發現自己在表達與溝通上的成長。」張揚表示,自己本來就讀口語傳播系,對於表達並不陌生,但在 LFT,他學到了更深層次的溝通方式。

「我們有一個活動叫『搞砸之夜』,每個人都要分享自己過去不敢說出口的故事。那一刻,我才發現,傾聽比表達更重要。」


「那場活動真的很震撼,因為每個人都在坦誠面對自己的脆弱。有人說到一半哭了,其他人則是默默地聆聽與支持。這讓我學到,溝通不只是說話,更多時候是去理解對方的感受,並給予真正的關懷。」



對社會多些認識後我開始重新思考未來選擇

營隊結束後,張揚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方向。「我本來對社會學沒有太多認識,但因為這次營隊的講師分享,讓我開始關注這個領域,甚至考慮未來是否要進一步學習相關知識。」

除此之外,他也將這次的思辨訓練帶回校園,在系學會活動或與師長交流時,更能運用邏輯思考與批判性分析。「現在,我在溝通時會更有條理,知道如何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,也更懂得去傾聽與理解他人的觀點。」



希望 LFT 繼續走下去,我也將繼續航向更廣闊的世界


「我現在相信,遇到挑戰與挫折是一件好事,因為這意味著我有機會發現自己可以變得更好。」張揚說,他希望未來能夠持續參與更多類似的活動,甚至有機會成為 LFT 的講師,把這份經驗與影響力傳遞出去。

「臺灣的教育環境還是很制式,但 LFT 讓我看到不同的可能性。我希望它能繼續走下去,影響更多像我這樣對社會議題感興趣,但還不確定如何行動的年輕人。」

或許,這次的航程只是開始,但張揚已經準備好,迎接未來更廣闊的海洋。



 

訪談 & 撰文 / 郭于璇

撰文日期/2024. 12. 29
bottom of page